"打開表演藝術與民眾互動的管道"
旁聽幾次行銷組的組會之後,組長提到兩廳院的官網接下來的轉型方向是成為「內容型」的網站。過往會以社群面出發,針對臉書、Youtube以及Instagram等不同平台,會製作不同的行銷素材(如影片、發文或是照片),但在執行上就會面臨成本考量,以及無法和觀眾建立長期互動的問題。
未來將會以「讓表演藝術為你的生活加值」的觀點,以內容作為與觀眾的連結,試著以表演藝術的角度介入民眾的生活:大至藝術的哲學思考或劇場的公共性,小至如何訂便當、開嗓秘訣以及兩廳院慢跑路線,這些多樣化的題材都更可以打開表演藝術與民眾互動的管道。
"拉近民眾日常與劇場之間的距離"
在擴大社會影響力的宗旨之下,全新的兩廳院官網上新增一區「學習推廣」,其中「NTCH togo 觀點內容」是由行銷組所包辦,文章企劃旨在做教育推廣,拉近民眾日常與劇場之間的距離,而非以培養觀眾、票房考量為目的,希望透過表演藝術為讀者的生活帶來一些刺激,如同文瀚組長說: 「你可以在本身的專業或是興趣方面做得更好,因為表演藝術。」
"連結到不同的活動企劃"
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例會後,成員們與文瀚組長討論兩廳院正在經營的三個「自媒體」,包括《PAR》、兩廳院官網和OPENTIX,這些自媒體不是資訊型文章的平台,而能自帶流量、自產內容到形成品牌形象,而行銷組將自NTCH togo的企劃中策劃「跨出去」的主題和形式。
企劃主題是沒有要改變你既有的興趣,而是告訴你可以如何透過表演藝術在既有的興趣上做得更好或有其他新可能,形式上則橫跨影片、文字、專訪到社群操作,未來將更以文章為主力,再看素材適合哪些不同媒體(Youtube、Podcast等),又可以連結到產生不同的活動企劃。
"「最失敗」跟「最成功」的貼文"
行銷組與節目部的例會討論的範疇不甚相同,但面對TIFA節目的異動與一年的規劃,這一個月來多還是以「節目」為主要的討論對象。從參與行銷組的討論可以發現,現有的兩廳院售票系統是無法執行精密的行銷數據的演算,所以行銷組無法有效的使用數據作行銷推廣的行為。因此,售票系統的更換有其必要性,並且面對OTT平台的時代來臨,OPENTIX也朝更整合的方向邁進。
會議中,行銷組也會檢討每一篇不同社群網站貼文的觸擊率並找出「最失敗」跟「最成功」的貼文,我從這裡可以學習到,在社群網站上適合推出的圖文大略的形式。
下一步你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