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產業沒有「速食」"
9月底我們前往宜蘭參訪「無獨有偶」偶戲團打造的「利澤國際偶戲村」,並透過Gap Year計畫顧問寶慧姐的引薦,有幸和藝術顧問林璟如老師進行深入的交流。璟如老師作為服裝設計師的謙讓,以及投入劇場至今45年的使命感,都讓我非常景仰,我問老師:「現在表演藝術產業最需要的是什麼、或是有什麼需要改變的?」想了一下老師說:「表演藝術產業沒有『速食』,所有的改變都必須經過至少10年才能看出一點點變化。」這段話讓我很印象深刻,尚待細細著墨。回應我們的提問,老師都非常真誠地從過去的經驗,以及對跨世代的觀察,與我們的問題產生連結,從老師的言談中我讀到她的原則、韌性與溫柔,讓人肅然起敬卻沒有距離感或是身為前輩的驕傲,真的很開心有這個機會能認識璟如老師。
每一次的共學,透過講者的經歷建構出對藝文產業不同面相、不同世代的見解,更開闊了我的視野,也帶來新的刺激。
"對劇場不曾改變的的陪伴和承諾"
在利澤參訪時,林璟如老師與我們講述進入劇場四十多年來,與不同藝術家合作的經驗和他看待表演藝術的方式,我看見他始終如一的內在原則,以及因應每個人、歷程而給出的相對反應,與老師談話的過程中,每個呼吸與停頓,除了是他善於說故事的節奏掌握,也是他與我們的共思,對璟如老師而言,「陪伴」是一輩子的承諾,而這份陪伴,不只是對於合作的團體、藝術家,我也感受到他對劇場不曾改變的的陪伴和承諾。
接下來,我想來點.......